时间:2025-07-23作者:admin浏览: 次
越南,原本是中国交趾的一部分,在北宋初期正式脱离中国,成为一个藩属国。自宋代起,中国与越南的边界线基本确定,此后虽有少许调整,但整体保持稳定。通过查看宋元明清四代的地图,我们不难发现,广西、云南地区的边界与如今的国界线非常相似。然而,当我们进一步细察历代云南与广西的地图时,会发现越南的北部边界在不断向北推进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在1009年,越南的李朝建立,开始了不断的北扩。它占领了广西许多地区。在王安石变法期间,北宋开始对越南进行军事反击,最终迫使李朝称臣,成为北宋的藩属国。在这场战争中,北宋收复了广源、苏茂、门、桄榔等州县,但在议和时,北宋又软弱地将这些地区割让给了越南。
到了1083年,李朝再次向北发兵,结果被宋军击败。1084年,双方达成协议,划定边界。北宋也向越南“赐予”宿桑、八峒等不毛之地。从那时起,中越的边界基本确定了,其中奇穷河作为分界线,东面则连接十万大山。值得注意的是,镇南关以东的永平一岩、西平、禄二州,如今已经属于越南。
进入明朝初期,越南陈朝继续向北扩展,占领了广西思明府的禄州、西平州及永平寨。1400年,越南胡朝建立,明朝认为这些地方仍属于中国疆域,并要求归还。然而,胡朝不仅拒绝归还,还派兵进攻云南宁远州的猛、慢等七寨。于是,明朝出兵讨伐胡朝,在越南建立了短暂的交趾布政使司。
不过,明朝并未趁机收复失地,反而将更多土地割让给越南。1427年,越南再次独立,并继续向北扩张,不断蚕食中国的土地。
在清朝时期,越南的扩张势头没有得到遏制,反而还向北侵占了云南的一部分地区。1683年,越南后黎王朝趁着“三藩之乱”之际,侵占了南狼、芹菜塘、都龙厂、南丹厂及南丁、勐康等三四十个村寨。1724年,越南的北部边界已经推进到距今马关县约40公里的铅厂山下和马伯汛等地。云贵总督高倬提出“铅厂山下小河南八十里为旧界”,并建议设置新的边界线。随后,新任云贵总督鄂尔泰在1725年上奏,提出将铅厂山下小河到马伯汛40里范围作为新界线,清朝因此主动放弃了这40里土地。双方经过边界勘查,正式确认边界线年,清朝再次将马伯汛外40里土地割让给越南,至此中越两国的边界线以小赌咒河为界,越南的边界线公里。因此,越南在这一地区的边界前后移动了约40公里。
1781年,越南要求将六勐划归其境,并提出要求修改边界,但清朝对此予以拒绝。在咸丰和同治年间,云南发生了大规模的起义,越南趁机占领了动梭、勐赖等地。尽管清朝多次要求越南归还这些土地,但始终未果。直到1887年,清朝与法国签订协议,最终放弃了动梭和动赖两地。
经过中法战争后,越南成为法国的殖民地,中法两国开始进行边界谈判。幸运的是,在这一过程中,中国方面的代表邓承修、李秉衡等人坚决捍卫国家利益,寸土不让,成功了慈禧太后和李鸿章等人推动妥协的压力,最终在谈判中争回了部分失土。至1897年,经过长达11次的艰难谈判,中方成功收回部分土地,为今天中越边界的确立奠定了基础。